RM45.00
【台】我们都是人
Price RM45.00
Availability In Stock
Quantity
Description
Highlight

让情绪觉察成为你一生的助力, 透过探索自己与观察他人,培养同理心。

以诗意的语言、柔和的画风,将内在情绪图像化、动作化,  亲子一同慢慢读、静静想, 陪伴孩子深入剖析自己,了解自己,建构完整的自我概念, 再逐步扩及人际关系和群体生活, 认知自己在世界中的独特角色与存在的意义。  

内容提要:
一本透过观察、掌握自己和他人的情绪, 进而同理自己与他人,关怀世界的书。

我是人,我一直在学习;我一直寻找适合我的路;
我一直在做梦;总是看见各种可能性,
我有无止尽的好奇心,我也会感到疑惑。

我是人,所以,我不完美,我会犯错, 我是人。

我的诞生独一无二。

我的一生将是一不断探索的奇妙旅程。
你也是。

透过身为小学老师和儿童瑜珈指导员的苏珊.维尔德,与插画家彼得.雷诺兹,为了帮助小孩学习并建立社会情绪力,将深奥抽象的学理, 以浅语的方式和小孩的实际生活与成长经验结合, 以贴近小孩生活的图文,引导小孩从 阅读中理解自我觉察的方法、意义和重要性, 然后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练习和实践。

本书特色  
1. 由畅销绘本插画家彼得.雷诺兹与国际童书作者苏珊.维尔德联手,以诗意的图文,将内在情绪具像化、图像化、动作化,你们将能从阅读中体验「觉察自我」是如何发生:一旦学会「觉察」,也就是「发觉、察觉、观察和感受」自己的情绪后,即能让慌乱不安的心稍微平静,让思绪只专注当下,如此,在面对生活各种困难或不安的情绪时,也能更有弹性、更开放的,以平静稳定的状态前进。  

2. 透过引导让自我觉察成为建构整全自我概念的基础:书中的每一个「我」,在念读过程中不仅是一种位格的指涉,让阅读的小孩自然而然「对号入座」,也是一种不断反覆内省的提醒。透过书中的「我」,深入剖析自己,了解自己,建构完整的自我概念后,再逐步扩及人际关系和群体生活,最后明白自己在世界中的独特角色与存在的意义。

专家导读
1)刘清彦(儿童文学工作者)
“阅读「情绪觉察绘本」建构整全自我,陪孩子发展自我觉察能力,作自己的主人” 
「尽可能将威胁缩减至最小;将回馈扩展到最大。」
〜艾比.麦帝考特(Dr. Abby Medcalt/澳洲雪梨大学教授)

这些年跃然成为显学的「正念」(Mindfulness)思潮,藉由各种出版和课程,宛如徐徐春风拂过许多人的心头,唤起了「自我觉察」的意识,期盼透过这样的觉察过程,透析自己的身心状态,并且夺回自我掌控权,让自己即使身处负面情境和情绪中,也能以平静的态度去面对和化解一切。

这种「自我觉察」(Self-awareness)的能力,简单来说就是能够清楚知道或感知自己的情绪、想法和处身的环境;也能专注于当下,客观的看待自己,并且留意正向经验,使自己不受情绪或环境牵引,做出适切的判断和行为反应。

小孩大概一岁半左右便开始发展这种自我觉察的能力。他逐渐了解自己是独立个体,意识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,有自己的想法和情绪,看待自己的行为方式也开始出现改变,会藉由观察、模仿和旁人(尤其是父母)的回馈,形成自己的判准,区分是非对错,成为自己行为反应的依据。

为了帮助小孩学习并建立这样的能力,许多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创作者,努力将深奥抽象的学理,以浅语的方式和小孩的实际生活与成长经验结合,配合鲜活生动的图像,按部就班、循序渐进的引导小孩从阅读中理解自我觉察的方法、意义和重要性,然后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练习和实践。

身为小学老师和儿童瑜珈指导员的苏珊.维尔德,与插画家彼得.雷诺兹,便以贴近小孩生活的图文,成为小孩自我觉察清楚又实用的导引。

《我们都是人》以「我」的概念出发,为小孩建构整全的「自我观」。书中几乎每一个句子都以「我」为主词展开,藉由书中主角的自我表述,让阅读小孩跟着他一起看见并思考:我是谁?我有什么独特性?有什么能力、感受、情绪、想法和好恶?同时了解「我」有美好的部分,也有不完美的地方,会犯错、伤害人,也会受伤、害怕和疑惑。

书中的每一个「我」,在念读过程中不仅是一种位格的指涉,让阅读的小孩自然而然「对号入座」,也是一种不断反覆内省的提醒。透过书中的「我」,深入剖析自己,了解自己,建构完整的自我概念后,再逐步扩及人际关系和群体生活,最后明白自己在世界中的独特角色与存在的意义。

自我觉察不仅能帮助我们建构整全的自我概念,也能赋予我们有别于过往的眼光和能力,去看待和面对那些足以影响我们的情绪和环境,让「我」即使身处扰攘纷乱、令人不安或困难重重的环境,被负面情绪紧紧纠缠,依然能平心静气的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一切,以适切和务实的方式解决问题。

在小孩自我觉察萌芽的时期,如果身边的大人能够以适切的方式引导,使这样的觉察能力得以成长茁壮,并且提供一个安全而自由的环境,让小孩有机会发掘和探索自己的特质和能力,建构整全的自我概念,相信即使面对这个多变的世界,他们依旧能以不变应万变,作自己真正的主人。

2)杨俐容(台湾芯福里情绪教育推广协会 - 创会理事长)
用正念静心与同理心强化SEL社会情绪力 引领孩子觉察自我,接纳情绪,体验静心 现代家长和老师需要什么样的新思维,才能培育出迎向未来的优秀人才?答案就在SEL(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,社会情绪学习)里。

以通俗易懂的话来说,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EQ(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,情绪智能)教育。 研究发现SEL(EQ教育)对个人的学习成效、自信自尊、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,都有非常巨大的正面影响,在联合国大力倡议下,欧美许多先进国家都将SEL纳入正式教育中。

台湾也不落人后,二○一七年幼儿课纲正式将情绪和社会列为幼儿六大学习领域之二,二○一九年发布的一○八课纲也融入了多项EQ能力指标。 在所有EQ能力中,最基础的就是自我觉察。

令人振奋的是,每个人的内心都蕴藏着这种潜能,只要加以琢磨,就能成为一生相随的珍贵能力,近年来风起云涌的「正念静心」正是锻炼这种能力的最佳方法。

《我们都是人》以绘本的形式呈现,对于还不太能掌握抽象思考的孩子(4~11岁)来说,这大大地帮助了他们将内心世界具象化,让他们能够觉察自己的内在心灵,也因此更能掌握情绪、掌握自己,进而能同理他人、关怀世界。

《我们都是人》带着孩子探索自我,接纳做为一个人,就会有各式各样、正负并存的经验、感受、特质;体认做为一个人,只要保持好奇、学习、探索、发现,就能继续前进,让经验不断拓展、生命始终成长。 全书从扉页上的「我独一无二」开始,这个生命初始的独一无二,即便小小孩也能理解。

然而,随着长大而来的挑战和考验,以及过度保护和不真实的负面评价,却可能让孩子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与价值,乃至忘了自己其实拥有选择的自由和决定的权利。 自我肯定的孩子,会带着承认错误的勇气前行,也能以同理关怀的温暖与人为善。

透过共读,陪伴孩子细细品味每一页的文字和图像,并善用作者在文末馈赠的「爱与和善冥想法」进行练习,您和孩子都将感受到自己,以及人际关系的正向改变,让生命更多元、更有弹性。 为了越是喧闹急躁的时代,越需要在内心拥有一方可以感受、探索、沉淀,可以和自己、别人以及世界和谐连结的空间,这对于所有孩子甚至大人都是一项重要的学习。


作者简介:
苏珊‧维尔德  (Susan Verde)
苏珊.维尔德和彼得.雷诺兹合作了多本脍炙人口的畅销书,其中包括:《I Am Yoga》、《我可以很平静》、《我们都是人》、《I Am Love》、《I Am One》等。

除了写作,她也教授儿童瑜珈和正念思考。她目前和三个小孩定居在纽约的东汉普敦区。

绘者简介:
彼得‧雷诺兹  (Peter H. Reynolds)
彼得.雷诺兹创作了许多获奖畅销书,其中包括:《有一天》、《点》、《一个我不够用》、《I Am Yoga》、《我可以很平静》、《我们都是人》、《I Am Love》、《I Am One》等。

目前定居在麻萨诸塞州的戴德罕市,在那里经营了一间蓝兔子书店和玩具店。

译者简介:
刘清彦 每天透过祷告和读圣经,练习为自己注入生命的活力。喜欢翻译和创作能带给小朋友正面影响的书,也喜欢透过说故事将正向的品格和信念传递给小孩。目前除了译写童书,也在电视主持儿童阅读节目。